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来源:骨伤科 臧雪静 日期:2023-06-17 浏览:7次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据统计显示,全球超过65岁的老年人,大概30%左右曾发生过跌倒,而髋部骨折是跌倒后最严重的损伤,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巨大,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而被冠以“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如何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是临床医疗及患者家属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老年髋部骨折影像学检查首选X线平片,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骨折信息,但是不应把CT扫描做为首选检查而不拍摄X线片,X线平片阴性的患者,如果临床怀疑骨折,可以选择CT扫描、磁共振成像,其中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更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首先考虑手术治疗,其属于限期手术,应尽快实施,在完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力争入院48小时内完成手术,对于股骨颈稳定型骨折,首选内固定术,稳定型股骨颈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创伤和风险小,可以早期负重活动,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率高,发生移位、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几率低,对内固定术失败风险高的患者,可以选择关节置换术。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首选关节置换术,股骨转子部骨折,首选复位内固定术,目前多数采取透视下微创手术,术后可以早起负重,骨折愈合率高。老年髋部骨折致残率高,及时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最大程度恢复和维持患者的功能,而延迟的康复会导致肌肉萎缩,老年人的肌肉萎缩和功能退化很难恢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锻炼不局限于骨折肢体的功能评估和训练,而是要对老年人综合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康复方案,尽早进行站立及负重训练,持续进行个体化的作业治疗和物理治疗可以加速康复,推荐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提升患者的下肢力量健康状态。低能量损伤造成的骨折,再次骨折风险高,应积极预防,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的治疗和跌倒的预防。钙和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此外应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包括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等,骨吸收抑制剂不影响骨折愈合,可以及早应用,抗骨质疏松治疗应强调长期治疗理念。如果发现老人已经有行走不稳、反应迟钝的表现,要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及平衡、步态功能训练,运动锻炼,运动是为了避免静止不动,鼓励老年人多多参加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强化老年人预防意识,要让老年人在心中牢固树立预防跌倒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跌倒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