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诊时间
预约挂号
专家团队
特色科室
   当前位置 : 首页 > 药学服务 > 合理用药

槟 榔

发布人:中医三附院   阅读数:5116  日期: 2010-01-08

  [来源]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成熟种子。

  [产地]主产海南省。云南、福建、广西等省亦有栽培。

  [采收]春末至秋初果实成熟(由橙黄至鲜红)时采收,水煮后低温烘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

  [药材形性]形似鸡心,或半球状卵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表面淡黄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基底部中心有凹窝(即珠孔),近珠孔之侧,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的疤痕(种脐)。质坚硬,切面呈棕、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以个大、坚实、断面色鲜艳,无破裂者为佳。

  [炮制]将原药材放清水中浸,每日换水,冬春季浸3—5天,夏秋季浸2—3天,捞起放竹箩内,每天淋水2-3次,保持外皮潮湿,候内心润透,切0.1—0.15cm薄片晾干。或一层摈榔,一层黄砂(约一只槟榔厚),分层辅平,每日洒水1次,润透切薄片晾干。

  槟榔片为类圆形薄片,大小不一,直径约1.5-3cm,切面显棕白相间、曲折放射状的大理石样花纹,中心偶见空隙,味涩微苦。

  炒槟榔.取槟榔片,用文火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炒后使药性缓和,适于挟虚患者。

  槟榔炭取槟榔片,用中火炒至黑褐色,取出放晾。炒炭能增强消积治血痢的作用。

  [成分]含6种与鞣质结合存在的生物碱,总生物碱量0.3-0.7%,而以槟榔碱含量最多,也是槟榔的有效成分。其余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此外尚含有鞣质约15%,脂肪油14-18%,一种红色素槟榔红。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胃、大肠经。

  [功用]杀虫消积,行气利水。用于多种肠寄生虫病如绦虫、姜片虫、蛔虫、蛲虫等,以及食积腹痛,痢疾,水肿、脚气等病症。

  [处方名]槟榔花槟榔大腹子大白炒槟榔槟榔炭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单用杀绦虫时可用60-120克。

  [保贮]放缸瓷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蛀。

  [注意]1.过量槟榔碱可引起流诞、呕吐、昏睡及惊厥。如系内服所致者,可用高锰酸钾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2.宜在春、冬季节加工切片,以少浸多润为原则,切好片后,不宜曝晒,否则卷起不平、易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