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最新公告: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输血科实验室定制实验台面和边柜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于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第二批)
院内制剂转让公示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输血科实验室采购试验台和边柜的询价公告
关于举办2024年度国医大师李振华学术思想及在脾胃病中的临床运用研修班暨全国名老中医李郑生学术传承会议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临床医疗 > 名家工作室名家工作室

唐宋
唐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唐宋     教授、主任中医师
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简介

一、基本情况:潜心中医,熟读经典

唐宋,男,1940年生,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是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潜心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载,通过多年教学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中医教学和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肝胆脾胃病、肿瘤、妇科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

二、学术思想:通升降,畅出入,和气血,调阴阳

唐宋主张中西医并重,衷中参西,以中为主,临床重视调理脾胃,调理气机升降出入和气血阴阳的平衡,坚持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注重辨证论治,提出辨证论治临床思维八法。

他认为治病的根本目的是调理阴阳,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要调理好阴阳,就要善于做到通升降,畅出入,和气血。要做到气血阴阳调和,升降出入通畅,就必须正确辨证论治。无论以何种方法辨证论治,表里、寒热、虚实、三焦、卫气营血、脏腑经络等都离不开阴阳这一总纲。中医治病,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很多治法,但总不离调和阴阳二气之平和。首先要辨证,判定疾病之阴阳盛衰,病位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然后才能立法。疾病的病位有上下表里内外之别,感邪有微甚之不同,性质有寒热之分,临床应谨慎遵循阴阳之道理,选择正确有利的治疗方法,才能万举万全万当,使气血平和,保天年而长寿。

因此,调理阴阳是治病之根本,但归根结底,对人体来说,阴阳最终还是离不开气血,故《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论生理,论病理,无论在脏腑在经络,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因此调理阴阳,必须善于调理气血。气血是人体生命的主要物质,任何疾病,尽管其病变部位与性质有所不同,但均可导致气血紊乱,促使有关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又可以促使气血紊乱。二者恶性循环,将使病情加重至死亡。

气血条达和平是治愈疾病的主要法则。即审查病机时,必须辨证,查其所属,是表证,是里证,是虚证,是实证,同时又要察看大气有无风、寒、燥、湿、热之五胜对发生疾病的影响。在治则上使血气疏通,条达通畅,机体功能自可和平,而疾病痊愈。

升降出入,是气血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是基于阴阳学说而形成的气机消长转化的重要学说。升清阳,降浊阴,吐故(出)纳新(入)是气机的基本动态。因此要使人体生机存在,生化正常,生命健康,就必须使人体气血阴阳升降出入通畅,只有气血阴阳升降出入通畅,气血阴阳才能调和。若阴降而不升,阳升而不降,“阳奔于上则燔,阴走于下则冰”。由是阴阳否格,诸病乃生。通过通升降,畅出入,和气血,调阴阳,使阴阳气血升降出入,调和通畅,则达到“致中”“致和”的“中”的状态,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通升降,畅出入,和气血,调阴阳,是唐宋临床总的基本治疗原则。这个原则的重点在和气血,措施在通畅升降出入,目的在调阴阳。气血调和,升降出入通畅,则阴阳平衡,身体健康。

三、医德医风:心存仁术仁心,首重医德

唐宋始终把医务工作作为神圣而崇高的职业。他常说:“医学是关系到人们生命的大事。作为一名医生,虽然不能成为苍生大医,决不能做含灵巨贼,应以天下民生为己任,有天地之心,操术不可误人,不但要具备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技能,还必须有对患者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为群众治病,治好病。”

他推崇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认为《大医精诚》堪称医德教育的名篇,可作为行医济世的标准和规范。在临床中,他背诵《大医精诚》和医德格言并一直恪守,将之作为自己行医和做人的准则。现虽年逾古稀,他仍坚持以解除患者痛苦为己任,凡门诊坐诊日风雨无阻。

四、养生之道:知足常乐,食饮简杂

唐宋在养生上追求“道法自然”,重视肝脾等脏腑功能,在生活上把“三好”(即心情好、吃饭好、活动好)作为保健的准则。

知足常乐 注重肝气条达

唐宋经常说,心情好,肝气畅达,气的升降出入和谐,五脏安和,健康就有保障。中医养生强调保持情志舒畅,就是这个道理。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就要多和人沟通交流,倾诉烦恼,心情自然就好了。对于过往之事,唐宋也淡然处之。他常说,人生在世,酸甜苦辣的往事很多,但要多回顾“甜”,“酸、辣、苦” 就不再回味了,自己总感到很知足。知足常乐,是保持好心情的法宝。

食饮简杂 重视后天之本

唐宋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他建议多服用薏苡仁粥、山药粥等以健脾利湿。

为了保护好胃肠功能,他常保持吃饭八成饱,并且每周有1~2次晚上不吃饭,只喝水、吃水果或喝牛奶。他掌握一个原则:“吃什么都可少不可多。”他还强调饮酒要适量,决不要多饮,每周1~2次、每次50~60克为宜。

修德养性 心身双修并重

唐宋常说,养生以修德为首务,修德则以修心为中心,《黄帝内经》记载:“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孙思邈认为养性就是以“善”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平时多读书、读好书,追求自然平和的心态,就会健康长寿。

坚持锻炼 保持身脑不闲

唐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习练八段锦或太极拳40分钟,从未间断。为了减缓大脑的自然衰老,他喜欢背诵《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文和方剂歌诀,经常大声背诵。空闲时,在家做家务、买菜、做饭,他认为这是锻炼脑和身体的好机会。(索晓灿)

>>点此进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