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最新公告: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询价公告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询价延后通知
关于2025年医学影像专业(超声方向)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
关于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第四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询价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临床医疗 > 健康科普健康科普

科学搭配与中医智慧滋养母婴健康

来源:妇产科     日期:2025-09-09     浏览:145次

           生命最初的营养决定了一生的健康基石。孕期营养不仅关乎胎儿发育,更影响着母亲的身体状态和宝宝未来的健康。孕期是女性生命中最特殊的生理阶段,也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科学的营养摄入不仅能保障母体健康,还直接影响着胎儿的器官发育、智力水平甚至成年后的疾病风险。胎儿发育需要的是特定营养素,而非单纯增加热量,重点在于提高食物营养密度。本文将结合现代营养学和中医食疗智慧,为您详细解析孕期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帮助您度过一个健康、安心的孕期。

           一、孕期营养的三大核心原则

           2022年《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指出,孕期饮食应遵循“多样化、均衡、适量”原则。具体来说:

           1.质量优于数量:胎儿发育需要的是特定营养素,而非单纯增加热量。孕期每日仅需比孕前多摄入约300大卡(相当于一小碗米饭或一杯牛奶),重点在于提高食物营养密度。

           2.均衡与多样化:每日饮食应涵盖五大类食物:谷物、优质蛋白、蔬菜、水果、乳制品,避免长期依赖单一食物。

           3.阶段性调整:孕早期注重缓解孕吐,补充叶酸;孕中晚期逐步增加蛋白质、钙、铁等摄入。

           二、分阶段营养需求及中医食疗方案

           孕早期(孕1-12周6天):安胎缓吐,打好基础。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叶酸的补充尤为关键。叶酸能够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建议每日补充0.4-0.8mg。

           中医食疗理念:孕早期孕妇易形成“上热下虚”的特殊体质,调理需注意调和气血。建议温和健脾,忌寒凉伤阳。为缓解孕吐,在孕早期可以进行一些饮食搭配,如:生姜陈皮粥:生姜(温胃止呕)+ 陈皮(理气健脾)+ 粳米煮粥。苏叶姜枣茶:紫苏叶5g(和胃止呕)+ 生姜3片 + 红枣3颗,沸水冲泡代茶。小米南瓜粥:小米(健脾和胃)+ 南瓜(补中益气)。

           孕早期重点营养:每日保证130g碳水化合物,预防酮症。建议选择易消化、偏碱性食物,如面条、烤面包、苏打饼干等。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B6,缓解孕吐不适。

           孕中期(孕13周-27周6天):营养充足,促进发育。进入孕中期,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母体对热量和营养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个阶段,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提升,每天应达到80g以上。

           中医食疗理念:此阶段应健脾养血,促进胎儿发育。可以促进胎儿发育的饮食搭配有:当归枸杞鸡汤:当归(补血活血)+ 枸杞 + 鸡肉炖汤(阴虚者少用当归,因当归性温,有可能加重阴虚内热的症状)。

           菠菜猪肝汤:菠菜(补铁)+ 猪肝(补血),加姜片去腥。(注意:猪肝每周不超过1次,避免维生素A过量)

           孕中期重点营养:钙:每日1000-1500mg,除补充钙剂外,可通过牛奶、芝麻、虾皮、豆腐等摄取。 铁:每日29mg,可通过红肉、动物血、黑木耳(搭配维C促进吸收)等补充。DHA:每日200mg,可通过三文鱼、鲈鱼(每周2-3次)、核桃、亚麻籽油等补充。

           孕晚期(孕28周-40周):利湿消肿,备战分娩。孕晚期是胎儿骨骼和器官发育的关键阶段,同时孕妇血容量增加,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因此需要重点补充铁和钙。

           中医食疗理念:利湿消肿,防早产。忌过咸饮食,防加重水肿。缓解水肿饮食搭配有:红豆鲤鱼汤:赤小豆 + 鲤鱼(健脾利水),加葱姜去腥。玉米须茶:玉米须(利尿降压)煮水代茶饮,缓解妊娠水肿。

           银耳莲子羹:银耳10g(润肺滋阴)、莲子去心15g(安神固胎)、枸杞10g。冬瓜海米(虾仁)类:冬瓜(利水消肿)+海米(虾仁,补肾、理气、开胃)。(白霜皮带细毛毛者最佳)也可煮水泡脚减轻下肢水肿。

           孕晚期重点营养:1.继续保证蛋白质、钙、铁的供应。2.适当增加健康脂肪摄入,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坚果等。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

           三、孕期六大关键营养素

           以下是孕期最关键的营养素及其补充方案:

    营养素

    每日需求

    推荐食物

    重要作用

    叶酸

    400-800ug

    菠菜、西兰花、肝脏(每周1次)

    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孕中期起29mg

    红肉、动物血、黑木耳

    预防缺铁性贫血,支持胎盘和胎儿供血

    1000-1500mg

    牛奶(500ml)、豆腐、芝麻酱

    保障胎儿骨骼发育,预防母体骨质疏松

    DHA

    200mg

    三文鱼、鲈鱼(每周2-3次)、核桃

    促进胎儿脑神经和视网膜发育

    230微克

    碘盐(6g盐≈120微克碘)、海带、紫菜

    合成甲状腺激素,影响胎儿智力发育

    膳食纤维

    25-30g

    燕麦、红薯、芹菜

    缓解孕期便秘,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四、孕期饮食常见误区与真相

            1.“一人吃两人份”:过量饮食易导致孕期肥胖,增加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等风险。真相是孕期仅需比孕前多摄入约300大卡。

            2.“多吃水果宝宝皮肤好”:水果含糖量高,过量食用可能诱发妊娠糖尿病。建议每日摄入200-350克,优先选择低GI水果(如草莓、柚子)。

            3.“喝汤比吃肉更补营养”:汤中主要成分为脂肪和嘌呤,蛋白质90%仍保留在肉中。喝汤需去浮油,并搭配食用汤料。

            4.“孕期不能吃海鲜”:彻底煮熟的鱼类、虾类可安全食用,且是优质蛋白和DHA来源;应避免生腌、刺身等高风险吃法。

            五、孕期一日食谱(仅供孕中晚期参考)

            早餐:全麦面包+鸡蛋+牛奶+草莓

            加餐:无糖酸奶+核桃

            午餐:杂粮饭+清蒸鲈鱼+蒜蓉菠菜+豆腐汤

            加餐:苹果1个+无糖黑芝麻糊

            晚餐:糙米饭+番茄炖牛肉+凉拌海带丝+西兰花

            睡前:低脂牛奶200ml(助眠补钙)

            六、特殊情况下的营养调整

            1.孕吐严重者:少量多餐,选择苏打饼干、柠檬水等缓解恶心;补充维生素B6。

            2.妊娠糖尿病者:控制碳水摄入,用杂粮替代精米面;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榴莲等)。

            3.素食孕妇着:通过豆浆、藜麦、奇亚籽补充植物蛋白,定期监测铁和维生素B12水平。

            4.便秘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当多喝水,适量运动。可尝试蜂蜜火龙果汁:红心火龙果100g(润肠)+ 蜂蜜5ml,空腹饮用。

            七、孕期体重管理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或过少对孕妈妈纪宝宝都会有不良影响,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会大大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孕期体重增长过少对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慢性缺氧、胎儿窘迫等风险,宝宝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因此孕妈妈需要合理地控制好体重。根据BMI=孕前体重(kg)/孕妇身高(m)平方,增重建议如下:

    孕前体重状态

    BMI(kg/m2)

    孕期总增重范围(kg)

    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平均范围,kg/周)

    低体重

    <18.5

    12.5-18.0

    0.51(0.44-0.58)

    标准体重

    18.5-24.9

    11.5-16.0

    0.42(0.35-0.50)

    超重

    25.0-29.9

    7.0-11.5

    0.28(0.23-0.33)

    肥胖

    ≥30

    5.0-9.0

    0.22(0.17-0.27)

    结语:

           科学饮食是孕产妇健康的基石,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仅能帮助母亲保持健康,还能为宝宝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中医食疗与现代营养学的结合,能为孕妈妈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营养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孕妈妈的体质各不相同,因此在专业指导下合理运用药食智慧,才能让孕育之路更加健康和平稳。定期产检时,可请医生评估营养状况并个性化调整。

     

    文章来源|妇产科 朱艳梅 (声明:本网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健康信息的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