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肺病科联合检验科细菌室开展了新技术—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涂片快速镜检,快速分辨革兰氏阴/阳性菌,为临床治疗带来新思路。
对于临床医师来说,肺部感染的病原体鉴别是最大难题。以往常规做法都是留取痰标本或者血标本等进行细菌培养。但是培养结果较慢,痰培养+药敏至少3天,血培养初报3天、正式报告七天,极大影响初始治疗方案的选择。
肺病科周淼主任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提高临床疗效,带领全科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参考了201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织专家撰写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及先进的NGS(二代测序技术),二者均认为肺泡灌洗液优于痰液、血液等标本。周淼主任与检验科丁瑞敏主任多次交流,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肺病科规范收集标本,细菌室阅片及时反馈。
具体操作:本次技术操作中,首先主管医师评估病人,结合胸部CT,确定病变部位具体亚段分支。赵栋梁主治医师或蒋艳丽主治医师操作电子支气管镜,在病变部位进行生理盐水灌洗并回收,留取标本后立即送细菌室,细菌室进行涂片快速镜检,2个小时以内回报革兰氏阴/阳性菌。目前已经开展5例,结果令人满意,可及时指导临床用药。
本项目的顺利开展,不仅使我院的气管镜医师和细菌学医师紧密合作,且真正实现了肺部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将积极推广这一项技术,让更多的肺部感染患者受益。(文/周淼)